鋰電世界 “我很慶幸能生活在這個充滿變化和激情的大時代,但是說實話,我希望它快點過去?!薄都な幦辍?,吳曉波著。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并提出包括產業布局、電網全額收購、標桿電價、鼓勵融資、科技研發和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等六條措施。而且總理在視察晶龍時所說的“再挺兩個月”也耐人尋味,筆者相信這并不是單指對歐洲雙反的協商或還擊。同時又有消息稱分布式具體政策將在8月左右頒布。這一切,被行業折磨的神經敏感的光伏同仁,都明白這些意味著什么:一個屬于中國人的光伏時代開始了。
這將是中國第一次迎來一個真正可以讓光伏行業自由發展的政策,與它將衍生出的商業模式、電站類型和民用市場相比,每年8到15個GW的安裝量都只是陪襯。對于未來,有太多的人去憧憬,去謀劃,甚至開口補貼,閉口分布式。未來一定是實力大過眼光、膽略的,幾乎所有的新的商業模式都是建立在相對較強的實力的基礎上,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參與到光伏項目中,筆者幾乎可以肯定未來將是個“拼爹”(母公司)的時代。但在一切還未實現之前,筆者非常想回過頭來跟舊時代告別,告別那個云起云落、英雄輩出的時代。在新的時代,“施正榮”、“苗連生”們將很難再次復制前輩的成功,當然也不會面對如此之多的選擇與困惑。世間再無“施正榮”。
從2004年1月1日德國施羅德政府頒布《可再生能源法》至今,已經過去十個年頭。在這十年里,筆者見證了眾多企業進出,生滅。行業造就了無數的傳奇,也讓這些傳奇們時常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政府、資本和科技的多重推動及業內多方角力下,光伏行業形成了恐怖的商業漩渦。即使是如西門子、GE、BP等超大型公司都逐步發現事態逐步超出了他們的掌握,紛紛退出。而迅速崛起卻又毫無根基的光伏企業,即使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在2007年就預見到行業終將過剩,但卻只能苦苦支撐。引用一部小說的話說:“前方為存在之意義,后面即毀滅之深淵?!?/P>
2005年底,尚德紐交所上市,但其時并未引發過多關注。英利委身天威,尋求資金支持。天合在組件建成之后,向上游擴產生產單晶棒。當年一年業內消耗了以前多晶硅廠商的所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