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7月,超威、天能廠家48V12AH電池的提貨價格在12天內實現3級跳,提貨價從最初的300元一組上漲至390元,漲幅高達30%。就在第三次漲價結束后不久,8月1日,電池價格再次上漲,第4跳強勢上升20元,總漲幅接近37%。據分析,電池價格再次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旺季遍價格上漲之外,原材料供應緊張和電池制造企業的整治致供求關系的變換,也是造成電池價格飛漲的主要因素。
在前三次電池漲價過程中,由于反映時間過短,對市場的影響普遍不大。天津某整車生產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付先生告訴記者,7月電池價格提升目前對市場還未產生影響,一般來說旺季提價也是正常現象,等8、9月旺季過后,第三季度到來,電池價格自然會有所回落。不過,隨著旺季深入,電動車市場價格戰紛爭不斷,再加上促銷活動迅速消耗庫存,電池漲價的影響正慢慢顯現出來,部分地區的電動車市場價格已經有緩慢提升的態勢。
電池原材料緊張價格再飆升
當前正值鉛酸蓄電池的銷售旺季,鉛供應偏緊,支撐鉛價下行收窄。據SMM近期對國內一些鉛酸蓄電池企業生產情況調研顯示,6月份國內鉛酸蓄電池企業整體開工率繼續下挫跌至56.49%,環比0.68個百分點,是上半年的第二新低。因此鉛價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供應偏緊狀態,鉛價大幅下探概率不大。
調查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國內鉛精礦供應仍呈現緊張的局面。目前鉛酸蓄電池下游企業的消耗能力約是43-44萬噸/月,雖然鉛酸蓄電池消耗能力已經和前期的47-48萬噸/月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是8月份已經進入市場消費旺季,而目前精煉鉛產量數據并不能跟上。一般而言,精煉鉛產量數據在43萬噸以下,都對鉛價有支撐作用。
除了鉛產量的變化,其他有關材料的價格上升同樣導致下游電池制造企業的成本增加,從而提升電池價格。據了解,工信部聯合多部委開展全國稀土整治工作,直接導致稀土價格月飚70%以上,大幅度的提價讓電池價格不得不水漲船高。
企業整治致供求變換價格上漲是必然
國家在鉛酸電池治理方面依然嚴格,電動車用電池產業近年來的洗牌愈加激烈,尤其自去年九部委鉛酸蓄電池產業大整頓之后,鉛酸蓄電池企業由原來的2000多家銳減到了300家左右,電池品牌幾何遞減的速度并不亞于整車品牌幾何遞減速度。
很多知名企業生產線落后遭遇淘汰,蘇中、圣陽、華富、亞亨等在列其中,這次整頓直接影響到下半年的全國總體產能,據不完全統計,針對此次落后淘汰整治的企業產能估算總量在900萬千伏安時左右。根據去年一年的全國總體產能分析,此次整治將直接減少近6%。供應產品總量減小導致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供小于求的情況是導致電池價格不斷上漲的必然因素。
漲價影響市場電動車處境尷尬
電池漲價導致電動車整車價格也跟著上漲,或由企業與商家承擔成本,利潤再度被壓縮。盡管漲價初期市場的電池零售價保持平穩,部分經銷商認為“影響不大”,但就近半個月的結果來看,已經有部分地區的電動車價格開始上調。調查顯示,天津、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地的電動車價格上漲80-150元不等,南方市場的漲幅最大,電動車價格普遍上漲150元左右。
現在正值市場旺季,促銷活動密度不斷加大,價格戰成為目前市場的主要看點之一。然而電池突然提價,成本的增加令廠家和經銷商不得不同樣提高電動車的價格,如此一來,今年本就偏冷的市場更是雪上加霜,陷入尷尬窘境。
“本來想買車的,不過我看價格都漲了大概有一百塊左右,還是等等再買吧。”一位本來打算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劉女士告訴記者。對此,市場上不少經銷商已經為自己“放了暑假”,“價格漲了,買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做影響很大啊。”
總體來看,由于原材料的供給減小和生產企業的縮水,鉛酸電池的價格仍有繼續看漲趨勢。而強勢的4連跳也對整個電動車行業產生極大的影響,有業內專家指出電池價格看漲或許能夠對行業泛濫的價格戰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對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目前來看電池價格不斷上調是行業趨勢,那么在8月中電池價格是否仍有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又是如何產生的?電動車時代網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隨時為您呈現最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