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在高速成長中。真鋰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guī)模高達3,816.74萬kWh,較2011年的2,663.58萬kWh增長了43.29%;而201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的市場規(guī)模還只有2,156.03萬kWh。迅速增長的市場規(guī)模足以表明,鋰離子電池產業(yè)正處于它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迅速增長的市場規(guī)模足以表明,鋰離子電池產業(yè)正處于它發(fā)展的黃金時代。
真鋰研究預測,2015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3,287.43萬kWh,是2011年的近5倍(見圖6),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達49.45%。真鋰研究預計,2015年,包括電動自行車、xEV(包括HEV、PHEV和EV)在內的交通工具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總量就將接近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而在2018年至2020年間,工業(yè)&儲能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總量也將接近或超過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
真鋰研究之所以做出看起來如此樂觀的預測,主要基于以下三點:①現(xiàn)有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應用市場(如手機等),因產品的升級而導致的需求在快速增長;②鋰離子電池不斷在誕生著規(guī)模巨大的新市場,如平板電腦、移動電源、電動汽車等;③鋰離子電池在快速取代著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其他化學電池的既有市場。
僅以鉛酸電池為例,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移動通信基站電源市場對鉛酸電池的需求量每年在4,000萬kWh,中國電動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汽車等)市場對鉛酸電池的需求量每年在5,600萬kWh,汽車啟動電池市場對鉛酸電池的需求量每年超過5,300萬kWh(上述各市場都包括出口需求)。而目前在上述各個領域,鋰離子電池都已經開始規(guī)模化取代鉛酸電池。
拉動鋰離子電池市場高速成長的三駕馬車分別是交通工具、工業(yè)&儲能市場和3C電子產品市場。其中,3C電子產品市場是目前鋰離子電池最主要的應用市場,近幾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保持著25%以上的市場增長率。2012年該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高達2,758.61萬kWh,較2011年的2,132.57萬kWh增長了29.36%。
在這個市場,鋰離子電池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產品本身的智能升級對電池用量的需求在增長;二是新產品產生了新的市場需求。對于傳統(tǒng)功能手機,可能700mAh的電池就足夠了,但對于智能手機,2,000mAh都顯得不夠。至于后者,突出的例子是平板電腦產品自2010年推出以來,到2012年迅速取得了1.3億臺的年銷量;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充電的移動電源產品市場2012年極其火爆,銷量是2011年的2.5~3倍。
這里真鋰研究重點提一下移動電源市場,真鋰研究對這個市場之前提得不多。這個市場近兩年出人意料的高速增長,將很多中國企業(yè)從死亡邊緣又拉了回來。早在2011年底,真鋰研究就認為,鋰離子電池產業(yè)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洗牌,會有大批企業(yè)在今后兩三年內消亡,也會誕生一批新的企業(yè),如趙本山所言“長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當然,這個觀點現(xiàn)在依然正確,但是整個時間卻被適當延緩了,一些新企業(yè)強力沖擊市場的同時,一些轉變較快的“老牌”企業(yè)也重新煥發(fā)著青春,死的只是那些不知變通的企業(yè)。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移動電源市場的大爆發(fā)。
中國在引領著全球移動電源市場的發(fā)展。真鋰研究對歐美的一些客戶的抽樣調查顯示,歐美人用移動電源為手機充電的目前還不多,在一般的會議場合,大家一般都會去找電源插座來充電。而在北京的地鐵上,用移動電源給手機充電的人隨處可見。真鋰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2年全球123萬kWh的移動電源用鋰離子電池的總銷量中,超過80%是中國制造,而中國市場的銷量也達到了52.2萬kWh,占比高達42.44%,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電源市場。
蓬勃發(fā)展的移動電源市場,極大地帶動了中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和18650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的發(fā)展,也顯著改變著這兩大類電池的產業(yè)格局。在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方面,原來是東莞新能源(ATL)、天津力神(Lishen)、深圳邦凱(B&K)、河南環(huán)宇(Huanyu)等老牌企業(yè)的天下。現(xiàn)在,以美拜電子(MBELL)、東莞邁科(McNair)、曙鵬科技(SpringPower,深圳豪鵬科技旗下鋰離子電池企業(yè))等為代表的一批新進企業(yè)崛起,并對邦凱、環(huán)宇等形成了超越。
1865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情況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差不多,2009年和2010年的時候倒了一批企業(yè),同樣是因為移動電源、電動工具等市場(電動工具市場鋰離子電池在快速替代鎳鎘電池)的崛起,對18650電池的需求量大增,2011年和2012年的時候又冒出了數(shù)十家18650電池生產企業(yè)。最大的18650電池企業(yè)江西福斯特的日產能目前已經達到了64萬只,在滿負荷運轉,產品以2.2Ah的為主;即將擴產至80萬只/天。
成立于2003年的深圳創(chuàng)明電池技術有限公司(CHAM)也是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老牌企業(yè),主要向模組(Pack)廠商供應18650電芯。2010年公司成立消費類電子事業(yè)部,推出寶格石(Powerocks)移動電源產品,介入到模組制造領域,走上了發(fā)展的快車道。2012年深圳創(chuàng)明實現(xiàn)營收約5億元,其中出口1億元左右;規(guī)模已和深圳邦凱相當。
真鋰研究認為,由移動電源等新興市場帶動的3C電子產品用小型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發(fā)展的這一波浪潮,不僅改變著現(xiàn)有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的格局,而且這波浪潮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并有可能順利轉型,切入到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小型動力鋰離子電池應用市場,從而為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yè)打開一個新的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使用18650電池的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的大賣,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國鋰離子電池企業(yè)開發(fā)將18650等小型鋰離子電池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汽車的技術。因為18650電池既然能用在電動汽車上,當然更有可能用于這些低速電動交通工具上。
雖然3C電子產品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需求在快速增長,但是從增速來看,遠遠低于交通工具、工業(yè)&儲能市場,這個趨勢今后幾年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因此,真鋰研究和鋰電世界(www.itdcw.com)將ABEC2013論壇的主題設定為動力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PHEV+ EV)和儲能(ESS)中的應用。真鋰研究認為,鋰離子電池的未來就在這兩大市場。2012年,交通工具的電動化,帶動了鋰離子電池590.77萬kWh的銷量,雖然總量占比只有15.48%,但較2011年的292.54萬kWh增長了101.95%,其增量在2012年1,153.16萬kWh的絕對增量中占到了25.86%。
2012年,全球電動汽車(包括PHEV和EV)銷量達到12.96萬輛,較2011年這個電動汽車商業(yè)化元年的6.8萬輛幾乎翻番。雖然與高達數(shù)千萬量銷量的傳統(tǒng)汽車相比仍不值一提,但對于電動汽車這個新事物而言,頭兩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真鋰研究預計,今后幾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將會大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往上增長,到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將會突破100萬輛。
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美國,2013年銷量在繼續(xù)穩(wěn)步增長。美國Hybridcars.com網(wǎng)站對美國2013年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結果為4,0847輛。一般來說,下半年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銷售旺季,據(jù)此推斷,美國2013年電動汽車市場銷量突破10萬輛應該不是大問題,這對鋰離子電池產業(yè)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日本IIT對2010年至2012年的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年銷量的統(tǒng)計情況,見表7。這里需要指出的是,IIT在表中并沒有統(tǒng)計中國企業(yè)的情況,也沒有統(tǒng)計美國陶氏柯卡姆、威能、波士頓動力、奧鈦、K2能源,加拿大麥格納,法國Saft、博洛雷(Bolloré)等諸多企業(yè)的銷售情況。特別是博洛雷,2011年12月在法國巴黎開始的Autolib’服務(巴黎及其郊區(qū)城市的電動汽車出租服務,一期規(guī)劃截至2016年),博洛雷獲得了全部5,000輛電動汽車的訂單,其中2012年交付了1,800輛,動力鋰離子電池用量達到5.4萬kWh。因此,IIT統(tǒng)計的總量遠不是全球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全部實際銷量。
從日本IIT的統(tǒng)計可以看到,2011年全球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沒有一家的銷量超過100萬kWh,到了2012年卻有AESC和LG化學兩家,進入到2013年,松下不僅將肯定會加入到100萬kWh銷量大軍中,甚至還很可能超越AESC和LG化學,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yè)。特斯拉預計2013年將售出2.1萬輛Modle S EV,需要的鋰離子電池總量高達160萬kWh。而且,藉由特斯拉的帶動,松下還有可能擺脫虧損局面。要知道,過去兩個財年,松下的虧損高達驚人的150億美元,已經快撐不下去。一家新興企業(yè)或可拯救一家老牌的世界500強,這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卻可能成真。
電動自行車也是交通工具電動化方面不可忽視的重要板塊。真鋰研究的統(tǒng)計顯示,2012年全球電動自行車銷量達到了3,030萬輛,較2011年的2,980萬輛略有增長。從主要地區(qū)來看,中國大陸地區(qū)依然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的最大市場,2012年共銷售電動自行車2,400萬輛,不過,較2011年的2,510萬輛有所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政府對鉛酸電池產業(yè)的整頓,因為車重不達標,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自行車的銷售在一些地方受到了限制。
在電動自行車這個領域,鋰離子電池正在快速取代鉛酸電池,速度可能超出了業(yè)內大多數(shù)人的預計。真鋰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全球鋰電版電動自行車銷量達到396萬輛,是2011年197萬輛的一倍以上。歐洲地區(qū)銷售的電動自行車基本上都是鋰電版電動自行車,而且,消費人群存在由老年人為主向年輕人為主的發(fā)展趨勢,這強力推動了歐洲市場的發(fā)展,使得歐洲2012年已發(fā)展成為和中國大陸并列的全球最大的鋰電版電動自行車市場。
鉛酸電池的售價已基本跌到谷底,而鋰離子電池的售價在三星SDI等龍頭企業(yè)的帶動下,還在持續(xù)下降,這就意味著鋰離子電池的性價比將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趕超鉛酸電池,因此,鋰離子電池替代鉛酸電池的速度還會加快。真鋰研究與鋰電世界(www.itdcw.com)的聯(lián)合抽樣調查顯示,2013年上半年僅天津一地,鋰電版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就接近60萬輛,比2012年全年的銷量還多,顯示出旺盛的增長勢頭。依照前兩年天津電動自行車產銷量全國占比約40%的比例來推估,2013年中國的鋰電版電動自行車銷量可望突破300萬輛。
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也逐漸集中到了18650等圓柱型鋰離子電池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身上,特別是一些新進企業(yè),傾向于采用這兩類電池。前面真鋰研究已經提到,使用18650電池的特斯拉Modle S EV的大賣,雖然不會對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的發(fā)展產生直接的推動作用,但一定會刺激中國企業(yè)開發(fā)18650電池的更多用途,這種刺激已經在見成效。與全球其他地區(qū)不同,目前中國產的18650電池主要是用在移動電源和電動自行車上,而不是筆記本電腦上。
真鋰研究將電動工具、工業(yè)器械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同智能電網(wǎng)儲能、家庭儲能(ESS),移動基站電源等UPS電源市場放在一起,稱之為“工業(yè)&儲能市場”。這個市場目前只有電動工具市場已經起來了,其他的都還沒有起來。真鋰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全球工業(yè)&儲能市場所需的鋰離子電池總量為467.36萬kWh,總量占比只有12.25%,但較2011年的238.47萬kWh增長了95.98%,其增量在2012年1,153.16萬kWh的絕對增量中占到了19.85%。
據(jù)真鋰研究的統(tǒng)計,2012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銷量為3.07億臺,較2011年的2.98億臺增長了3.02%,并不多。但是,使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工具占比達到了40%,較2011年的30%增長了10%。這樣,電動工具市場2012年消耗了337.36萬kWh,較2011年的198.47萬kWh增長了69.98%。真鋰研究預計,電動工具市場的鋰離子電池用量,今后數(shù)年會大致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歐盟已頒布法令,從2016年01月01日起,無線電動工具中使用的鎳鎘電池,將在歐盟全面退市。真鋰研究預計,鋰離子電池全面占領電動工具市場的時間大致也就會在2016年前后。
儲能市場的潛在規(guī)模到底有多大,是2012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銷量的多少倍,目前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只知道這個市場是無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