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在能源緊缺、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具有排放較低、節能環保特點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而“新能源車”這個大家庭中,純電動車是其中倍受青睞的一員。9月17日,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的通知》受到業界和媒體的極大關注,也再次將“新能源汽車”這一產業推向高潮。
說到純電動車,自然離不開電池的話題。本次新政與過去政策另一明顯區別在于補貼標準的變更,由過去以電池量為基準改為以續駛里程劃分補貼金額。對此,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按照續駛里程補貼更為合理。”具體來說,王秉剛解釋道:“過去按照電池量補貼主要是由于電池成本較高,且車用動力電池行業剛剛起步,技術水平較低,需要一段時期的培育,所以將大部分金額補貼給電池。經過三年多技術研發,不同電池廠所生產的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差距逐漸顯現出來,如果依然按照電池量補貼,就不能有效調動電池企業提升產品性能的積極性。”
可見,本次新政中對補貼標準的變更旨在“逼迫”電池產業更新升級。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CEO徐錦泉先生認為:“我國車用動力電池行業層次不齊現象嚴重,亟需一次有效的優勝劣汰。因此本次新政將續駛里程作為補貼標準,斷了靠增加電池數量延長行駛里程做法的后路,增加了電池就增加了成本,而補貼數額不變,車就沒了市場。”徐錦泉還表示這一招將促使汽車企業加強與電池廠的聯合研發,合理配比車型與電池量,同時加強電池企業的技術研發,讓有研發能力和經濟基礎的電池廠能夠進一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