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2004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總產量為320萬噸,其中,再生鋅產量為8萬噸;2005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總產量為373萬噸,與2004年比擬增長了17%,其中再生鋅產量為8.5萬噸,比2004年增長了6%。在我國,專業從事再生鋅出產的企業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大部門都是那些不正視環保、設備工藝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總體看來呈金字塔結構。
1.我國鋅的消費情況
鋅主要消耗于以下幾個行業:鍍鋅、鋅合金、鋅錳電池、銅合金和其他行業。我國鋅的消費結構大致呈以下比例,鍍鋅占40%,電池占18%,氧化鋅占16%,銅材占13%,鋅合金占12%,其他的占1%。
表1我國2003-2005年鋅消費量單位:萬噸
年份鍍鋅電池氧化鋅鋼材鋅合金其他
200382.837.333.126.924.820.7
200495.242.838.130.928.623.8
2005118.853.547.538.635.629.7
2.我國再生鋅工業的原料分析
目前我國再生鋅工業的原料主要來源于國外入口和海內回收硒部門。海內回收的廢鋅終極集中在幾大廢金屬集散地,如山東臨沂、河南長葛、湖南汨羅、遼寧大石橋等地。不外,這些集散地以廢銅、廢鋁和廢鋼為主,廢鋅的量相對很少。而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對海內回收市場的抽樣調查統計,海內2005年產生的再生鋅量約在4萬噸左右。
2005年,國外入口廢鋅什物量為7.6萬噸,按照含鋅60%折算,廢鋅金屬量為4.5萬噸。近幾年來我國入口含鋅廢物數目呈遞增趨勢。
不管是國外入口仍是海內回收,其數目都很少。從國外入口的廢鋅往往不是以“含鋅廢物”的名義入口,而是被混在其他廢金屬中,如用于汽車行業的鋅鑄件產品,屋頂的鋅板和家用電器的零部件輕易以廢鋁的形式入口,而入口黃雜銅、鍍鋅鋼材的過程中,都將會附帶入口大量的廢鋅,但這部門廢鋅不會體現出來。海內回收主要以報廢鋅合金為原料,包括在出產壓鑄鋅合金時產生的邊角??、殘次品等。消耗于其他領域的鋅幾乎沒有被回收利用,這是由于:
用于鍍鋅行業的鋅,終極從兩個渠道進入報廢領域,一是鍍鋅過程中產生的、沉積于鍍鋅槽底部的鋅泥、鋅渣,二是附著在鋼材和鋼制品上的鋅。鍍鋅過程中產生的鋅泥的鋅含量很高,大約在70%左右。但是,因為鋅泥的產量不高而且過于分散,無法集中回收。在鍍鋅過程中,鋼板的鍍鋅利用率比較高,能達到95%,而成品鍍鋅的鋅利用率只有90%。即使按照最低的鋅利用率90%計算,每年我國鍍鋅行業產生的鋅泥量為10萬噸,這些鋅泥分布相稱分散,所以回收與利用卻十分難題。
在我國,鋅錳電池中的鋅幾乎沒有被回收,原因有三:第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文件《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31163號)不提倡對廢電池做集中處理;第二,鋅錳電池量雖大,但消費過于分散,用畢后不便于集中回收;第三,因為鋅的價值比較低,鋅錳電池回收處理的經濟效益不是很顯著,所以,對鋅錳電池的回收處理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正視。
附著在鍍件上的鋅量很大,因為只有在這些鍍件報廢后進入回收期時才能回收,加上我國對這部門鋅的回收工作幾乎沒有開展起來,因此其回收率幾乎是零。
鋅在氧化鋅上的使用,主要是作為橡膠、油漆、陶瓷等材料的填充劑,一般是無法回收的。所以,在我國鋅的各消費領域中,只有鋅合金的鍛造合金制品和在出產壓鑄鋅合金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殘次品等可以回收。在計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鋅合金廢物之前,先做以下假設,一是鋅合金的均勻使用壽命一般按10年計算,并且進入回收期的回收率為90%;二是當年鋅合金出產過程中產品成材率為80%,即有20%的殘次品、下腳料和邊腳料產生,并且該部門殘次品、下腳??和邊腳料全部有效回收。這樣,可以計算2005年能夠回收的含鋅合金廢物大約為19萬噸。含鋅合金廢??按鋅含量60%計算,回收的金屬鋅為11萬噸。但是,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對海內各大回收市場的抽樣調查,2005年海內回收的鋅只有4萬噸。這說明,第一,因為鋅使用比較分散,其本身價值較低,所以回收狀況不像銅和鋁那樣發達,規模還不夠。
第二,因為很大一部門鋅廢物被家庭小作坊式的企業所據有,無法進入有效統計環節,導致實際能夠統計到的再生鋅產量遠遠小于應該產生的數目。
表2、2000-2005年我國鋅廢入口量單位、什物量/萬噸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4.83.55.16.87.37.6
二、我國再生鋅工業面對的題目
1、出產工藝和裝備水平低,環境保護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國從事再生鋅出產的企業屈指可數,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家庭式小作坊企業甚至仍是以犧牲環境、增加社會本錢來贏得企業利益。
2.再生鋅工業原料沒有保障
原料題目是再生鋅工業面對的主要題目,因為鋅在鋼材鍍鋅領域消費量最大,而鍍鋅鋼材在進入二次熔煉環節時全部揮發,白白鋪張了,目前我國還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進行回收利用;應屈比較大的另一領域是出產黃銅,但鋅以銅鋅合金形態存在時,即使進入回收再生利月階段,也是進入黃銅的再生利用領域,而不進入鋅的回收再生利用系統;利用鋅比較大的還有鋅錳電池行業,目前情況是,我國這幾年用于電池出產的鋅占鋅總消費量的均勻比例約20%,消費的所有鋅錳電池都沒有進行集中回收,原因前面已經具體闡述;還有,應月于化工行業的鋅也是無法回收的。
綜上所述,真正能夠為再生鋅行業提供原料的是在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五金和玩具等產業產生的壓鑄鋅合金和在鍍鋅過程中產生的鋅渣、鋅泥等,而這些量都較小,加上我國廢鋅回收體系的下完善,造成了良多壓鑄鋅合金企業產生的邊角料、殘次品等廢物都無法集中回收處理,筆者就這一題目特地調研了廣東東莞、中山和浙江寧波三地,發現良多收購鋅廢物的企業都??取定單采購,即便如斯,所集中的廢物量也很少。最凸起的原因就是當地的村鎮的鋅廢??都被當地指定的獨一回收公司所壟斷,其他的回收公司很難染指其間,因此真正能夠回收再生利月的含鋅廢物很少,據估算每年不到10萬噸。
3.產業出產中對再生鋅工業缺少應有的正視
我國再生鋅工業發展相對落后,不管是和海內的再生銅、再生鋁工業比擬,仍是和國外再生鋅工業比擬,都存在較大間隔。一方面是因為鋅工業比較特殊,用途分散;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仍是對再生鋅工業沒有給予足夠的正視。到目前為止,對于在國外處理技術和工藝都很成熟的電弧鋼鐵煙塵回收利用,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給予關注和正視,50噸以上的電爐雖有收塵系統,但也只是收集,并不處理;50噸以下的小電爐連收塵系統都沒有。這不僅僅是資源的鋪張,同時也是對環境的危害。我國再生鋅工業規模固然不大,但應該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廢鋅再生利用技術,這是我國鼎力發展輪回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定發展趨勢。
1.再生鋅產量猜測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的統計數據,我們猜測中國2006-2010年再生鋅產量將分別達到12萬噸、16萬噸、21萬噸、28萬噸、32萬噸。
2.技術裝備水平目標
因為我國近幾年經濟的迅速發展,鋼鐵產業連續幾年保持高速發展,應用于熱鍍行業的鋅一直占很大的比例,假如長期不能回收利用,不但造成巨大的資源鋪張,更是對環境的極大危害。所以,從鋼鐵電弧煙塵中回收鋅,已經被列入中國再生金屬工業“十一五”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在“十一五”期間,將要從國外引進已經成熟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建立從電弧煙塵中回收鋅的重點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