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作為鋰電池市場的主流材料,石墨類負極材料在動力、儲能電池領域的應用正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負極材料整體趨勢也在朝著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低成本的方向發展。
2013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整體價格出現大幅下滑,毛利率從去年的30%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5%左右,國內負極材料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在第三屆高工鋰電產業高峰論壇上,長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總經理皮濤告訴記者,“通過企業之間的交流,能明顯感覺到大家都很有壓力”。
成立于2001年的長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2013年位于長沙市金洲開發區的負極材料產業基地順利建成達產,目前,其公司年產能達到5000噸。
對于2014年中國的鋰電負極材料市場,皮濤認為,“總量增長這塊,我們還有幾個機會。第一,是國際市場。日韓的成本壓力勢必要向中國國內轉移,包括材料轉移,對負極材料而言,應該對長沙星城這種做品牌的企業是個機會。第二,整個負極材料明年應該還是會跟大行業一樣,會有一個穩定的增長,只是說在這個穩定的增長中間,會幾家歡樂幾家愁。”
同時,他表示,長沙星城在2014年也有個目標,“就是苦練管理內功,優選客戶結構,提升產品價值,相信2014年是大有作為的。”
負極材料作為鋰電四大關鍵材料之一,其發展呈現出什么特征?
個人判斷是:整個鋰電行業正處于成長期末端向成熟期靠近。長沙星城是2001年進入這個行業,在這個成長期中,我們看到有很多企業發展了,也有很多企業消失了。這里面有幾個關鍵的因素:毛利率越來越低;企業數量越來越多;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洗牌速度越來越快,而且這幾年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
產品方面,在負極材料領域,貝特瑞是以天然包裹類石墨見長,杉杉科技是以人造中間相石墨見長,長沙星城以什么在市場立足,我們有自己的考慮。事實上,負極材料產業鏈比較長,也相對復雜,是一個多領域、多學科、多產業協同作戰的結果。正因為這個特點,給我們技術人員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工藝流程、設備定型、生產成本以及產品提質等方面都預留了比較大的拓展空間。
一個產業會涉及成本的有序降低,這個行業的先行者肯定會有不合理的東西存在,需要矯正,包括成本路徑、工藝流程、設備投入等是否合理,這就為我們長沙星城石墨的發展留下了機會。
市場方面,對負極材料企業來說,可能都會面臨同樣的難度,但同時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來想象,這種想象是對大家都有利的。
市場變來變去,我們最終的競爭,可能就是產品性價比的競爭,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核心價值,未來兩三年這種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對于負極材料領域的最終格局,我認為剩下的不會超過三、五家。現在哪怕有三、五十家,一定有80%以上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會死掉。
負極材料體系很多,但用量最大的還是石墨類,您對市場上眾多負極材料的技術路線怎么看?
站在技術的角度,我認為,負極材料在鋰電產業鏈里面可能是難度最大的。因為即便天然包裹石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一定還有改進的空間。天然石墨因為本身的結構缺陷。用于消費類、高容量的電池比較好,但用于動力電池還不是一個最好的產品,他的實用性還有待加強與提升。
人造石墨的技術路徑比天然石墨更加復雜。長沙星城對人造石墨的理解跟別的企業不完全一樣。長沙星城的負極材料開發的路徑,是如何把天然石墨跟人造石墨進行技術上的融合,把容量做到更高,又能把人造石墨的產品特性保留下來,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很大的工程。這個問題解決了,負極材料一定會有一個質變,可能在價格、市場,也可能在客戶的認可度。這個質變,長沙星城相信很快就會到來。
負極材料各材料體系沒有本質的差異,但石墨類負極材料有個特點:與理論容量相比較,它容量的發揮已經達到95%以上了。這5%的差異,實際上更多的不是容量的差異,而是產品性能的差異,如循環性能、充電反彈、電解液的兼容性、安全性能等,這幾塊技術我們都還有空間去進一步研究。
實際上,現在每個企業的技術路線都應該是獨立的,而最終會形成負極材料行業一個大的統一的產品標準。負極材料不管是人造也好,天然也好,最終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就那么幾款,關鍵是企業在細分市場的定位和差異化競爭。
負極材料的主要市場份額基本被貝特瑞和杉杉兩家瓜分,留給其他企業的市場份額非常有限,而且剩下的市場基本都是中低端市場。有負極材料廠商就表示,希望各家能聯合起來,一起沖破貝特瑞和杉杉的這種市場壁壘。您是否認同這一做法?
肯定會有一些企業在想這個事請,能不能真正突破壁壘,我認為完全可以,但不僅僅是從產品的角度,要從多個面,包括客戶、產品、管理等角度去突破。如果不從這些角度來做努力,要超越貝特瑞、杉杉,都是無稽之談。
其實,對一個產品市場推廣而言,更多的是取決于客戶信心。比如,長沙星城的產品跟日本的產品就在一起評估過,性能上大致差不多,但是更多的是取決于客戶有沒有信心、敢不敢用。這種信心,一是需要企業的管理內功,二是取決于負極材料行業的整體成熟度。競爭一定是全方位的,是一個長跑的過程。
另外,我們心態要放好一點。貝特瑞和杉杉科技各有長短。我對于這兩家企業,也并不只是單純的競爭對手,而是一個互補型的關系。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我們服務的企業,整個電池行業以及產業發展的生態圈決定了材料企業的日子是否好過,這種競爭的殺傷力是很大的。
此外,我希望當我們負極材料廠商能夠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能夠心平氣和地評價彼此。
目前,電池都往高電壓、高容量方向發展,這對負極材料有何影響?
對負極材料這塊的影響并不大。電池往高電壓走,當然對產品的品質要求會越來越高,實際上是一個容量提升的途徑,對負極材料的要求就是解決能量密度、雜質、安全性的問題。
實際上,目前能夠做高電壓電池的企業還不多,包括三星也很謹慎,估計2014年會有一個大的發展。我們對這塊也很關注,目前重點是全部采用自動化的設備對現有生產線提質,以提升現有產品質量及品控標準,同時也在對SI等復合類高容量負極材料進行研發,目前,金屬復合類負極材料已經進入中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進入市場。
此外,這對類似長沙星城這種專注于長線發展的材料企業,一定是一個利好。先把消費類電池的問題解決,再導入到動力電池,在這個過程中間,就會洗掉很多候鳥型企業,至少會有一小半負極材料企業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了。所以,這種市場對產品性能的極致追求,會成為材料企業洗牌的機會,就看企業怎么把握。
智能手機、移動電源等下游市場的需求變化,對負極材料發展有什么影響?
實際上,鋰電行業每年總的增長速度快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大的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加上國內很多資本市場不成熟,惡性投資對鋰電行業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其實,這是一個利弊參半的事情。這些細分市場的發展,也給鋰電行業包括負極材料提供了一些機會。
可以說,細分市場的快速變化,使大家更警覺了,企業會更加關注對市場的戰略判斷。比如很多客戶不具戰略價值的時候是不能做的,我們也吃過這個虧。未來我們的紅海藍海在哪里,我們會更加謹慎地判斷。
動力電池市場的逐步打開,會對負極材料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從目前來看,動力電池的材料,大家關注最多的是安全性。一個成熟的產業,一定不僅僅是安全性,安全性只是首要的、基本功能,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好,談高速發展,還為時尚早。在我的理解,可能還有幾個來回折騰,這種折騰肯定是個曲線式的往前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行業也處于一個本身在逐步匹配的過程。
對我們負極材料企業來說,首先不能把自己做死了,做企業不是賭徒,需要對產業先做戰略判斷,并把前面的技術、工藝、路線都摸透才能進行大規模投資。此外,動力電池市場給我們整個材料企業擺了一個機會,但真要到了市場爆發的這一天,整個行業洗牌更快,也就是說價格雪崩,等到那個時候,負極材料企業能剩下來的一定沒有幾家,這是行業的發展規律。
長沙星城一直在做人造石墨,在經驗積累有一定先發優勢,包括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電動大巴的負極材料供應商。這些經驗使我們知道什么材料能用,什么材料不能用,起碼我們已經具備了這種經驗,而可能很多企業需要重新走一遍。這是我們的優勢。
實際上,在動力電池領域,我們是花了很大精力的,在明后年我們的這種價值會逐步展現出來,套用一位企業家的時髦語錄就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