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據消息,近年來,隨著國內相繼推出新能源汽車相關輔助政策,加上特斯拉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成功銷售,引爆鋰電行業新希望,隨著通信基站、電動汽車等應用領域的逐步發力,2014鋰電行業可謂“容光煥發”。
據消息,近年來,隨著國內相繼推出新能源汽車相關輔助政策,加上特斯拉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成功銷售,引爆鋰電行業新希望,隨著通信基站、電動汽車等應用領域的逐步發力,2014鋰電行業可謂“容光煥發”,未來有望拉動數百億元鋰電新需求,鋰電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淘金”熱潮,而此時,國內外鋰電企業蓄勢待發,欲爭奪鋰電池市場“大蛋糕”。
地方政府雄心壯志
據悉,目前地方政府也紛紛卷入了此輪鋰電“淘金”熱炒之中,江西宜春、山東棗莊、河南新鄉、湖北襄陽等地紛紛欲打造一流的鋰電產業園,對于政府的“雄心壯志”,宜春市市長蔣斌也曾公開表示,宜春欲打造“亞洲鋰都”,建35萬輛以上大、中、小鋰電汽車生產基地,目前鋰電產業鏈已初步形成。
目前國內百億元鋰電產業園,已屢見不鮮,近期,山東棗莊高新區政府計劃投資280億元,在7年內(到“十三五”末)打造一個實現產值近900億元鋰電產業園。
而作為傳統鋰電之鄉的河南新鄉,同樣也沒有固步自封,其也正結合時機,大力的發展電動汽車,據悉,目前全市電池及電動車在建項目64個,總投資178億,累計完成投資120億。
最近,湖北襄陽、江西于都等地也紛紛傳出有關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新開工項目的消息,湖北德普公司在湖北襄陽高新區投資6.2億元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項目達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8億元。據悉,前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15.6億元。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工業園,近期也獲得一筆總投資達16.5億元的項目,預計在2016年竣工投產,達產后年銷售總額40億元。
國內鋰電在位企業蓄勢待發
鋰電在位企業當然不會坐失良機,也紛紛開始通過尋求并購、擴大產能等增強自身實力,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布局上游,尋求海外鋰礦資源,天津力神出手闊氣,40億元巨資砸向動力鋰電新基地。
天齊鋰業成功收購泰利森鋰業有限公司和贛鋒鋰業獲得國際鋰業Blackstair鋰礦項目51%權益,可謂是近期的鋰資源整合方面兩大要聞。
據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鋰礦的需求彈性比較大,兼具鋰礦資源和碳酸鋰加工的企業將有很大優勢。
隨著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推出,大型動力鋰電池企業也將迎來新的契機,作為龍頭性企業的天津力神,計劃在蘇州高新區投資40億元,建立華東基地,從事包括汽車動力電池在內的鋰離子電池和新能源材料、超級電容器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未來該基地將具備5億安時動力電池電芯裝配產能,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將達200億元。
國外企業紛紛搶灘
看著中國鋰電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外鋰電巨頭們當然也做不到“坐懷不亂”,鋰電隔膜龍頭企業--韓國SK集團,項目投資6.4億元,落戶重慶市兩江新區龍興園區,一期項目已進入試生產前的調試階段,總項目將于2017年全部建成,達產后正極材料產能9600噸/年,實現新增年產值約5.7億元。
美國K2能源公司與錢江摩托子公司合作開發磷酸鐵鋰電池,項目投資數千萬,落戶在溫嶺東部新區,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