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布告,該電池配件項目總投資約為3.2億澳元鋰電池生產配件,估計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
“泰利森鋰精礦原有規劃產能74萬噸/年,這次擴產后鋰精礦算計產能將添加至134萬噸/年”,天齊鋰業有關負責人15日晚間通知記者,建造資金方面悉數來自于泰利森自籌,所以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相對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在景氣量高漲的背景下,各家職業巨子也在不斷擴大。
2017年1月,鋰職業巨子美國雅保便曾將氫氧化鋰生產商四川尼科國潤的剩余股權,悉數歸入囊中。
另據了解,天齊鋰業在澳洲的“年產2.4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將于2018年年末投產運行,一起張家港生產基地完結技改后,也將加大對鋰精礦的需要。
與其他碳酸鋰生產企業比較,天齊鋰業由于把握了上游質料,所以其本錢優勢非常顯著,這次擴產亦是為了確保公司繼續滿意商場需要而供應穩定的質料供應。
從下流需要來看,新能源轎車的繼續放量,亦有望為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產品價格帶來支持。
長江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依據最新的新能源轎車、鋰電需要測算以及供應計算,將2017年全球鋰資本供應量下調至20.58萬噸碳酸鋰當量,同比增加9.71%,鋰需要量20.12萬噸,同比增加10.44%,估計商場將保持緊平衡狀況。
這次,國軒高科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戰略協作可完成兩邊的優勢互補,樹立聯合實驗室開展技能協作,推動動力電池頂級項目的溝通協作,為國際視野的人才引入培養敞開“綠色通道”,共同為解決電池安全疑問、提高電池性能及電池商品的規劃與應用疑問作出努力,推動全球新能源轎車向前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