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唐永炳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首創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鋁—石墨雙離子電池技術最新成果在國際能源材料頂級期刊《先進能源材料》上發表后,上周受到德國科學網“Wissenschaft aktuell”邀請報道。德國科學網報道稱,該技術將對現有鋰電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便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系統等領域的主要能源轉換和存儲設備都是鋰離子電池,但是商用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低、制造成本較高,且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含有毒金屬,電池廢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特別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用的動力電池行業需求火爆,但目前動力電池技術仍是攔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前的一條溝壑。不論鋰離子電池組驅動的電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都存在成本和續航里程的挑戰。
據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唐永炳團隊發現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鋁—石墨雙離子電池,是一種全新的高效、低成本儲能電池。這種新型電池與傳統的鋰電技術相比,這種電池具有明顯優勢,不僅生產成本降低約40%—50%,同時能量密度提高至少1.3—2.0倍。
初步估算,500 Kg重量的鋁-石墨電池的續航里程可達到約550公里。與傳統的鋰電技術相比,這種電池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生產成本降低約40%-50%,同時能量密度提高至少1.3-2.0倍。
據了解,新型雙離子電池技術若實現產業化,或將對現有鋰電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未來的手機可能會更加輕薄、續航時間更長,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高昂以及續航里程短的關鍵問題也將得到解決。不過,目前該電池技術還有待優化,比如需要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