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的魔幻,映射著現實世界的辛酸。如今已經被打成“粉碎性骨折”的碳酸鋰,亦是動力電池市場,乃至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另一面。

故事或許可以從去年3月說起,當時“妖鎳”事件剛剛結束,李想在公眾平臺上喊了一嗓子,稱“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車企都會漲價,還沒漲的只是價錢還沒談妥。”

于是乎,各大新能源車型再次官宣普漲。而車企們給出的理由也很是一致——原材料價格飆漲,電池成本太高,占到整車的30%~60%,就像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

2022年的碳酸鋰,真的是“春風得意”。從2022年初的30萬元/噸,漲到3月份的50萬元/噸,隨后回落,至7月份之后再次反彈沖高,直到11月份,碳酸鋰價格直接飆升至驚人的60萬元/噸。

如此策馬奔騰的情況,只能上“強度”。除了官方不斷發力之外,動力電池整個產業鏈也在隨著用勁兒。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今年2月,寧德時代的“鋰礦返利”計劃,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50萬元/噸、40萬元/噸、30萬元/噸……多空幾番爭奪之后,碳酸鋰價格最終跌到了現在的地步。

01

白色石油,何以至此?

行業人士表示,碳酸鋰產業鏈的過剩,是導致碳酸鋰價格持續走弱的主要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如今市場上的碳酸鋰“供過于求”,需要等產業鏈過剩產能出清,才能緩解這一現象。

盡管現貨與期貨的交易有所區別,但不變的一點在于,如今市場對于碳酸鋰價格的預期,確實正在走低。

怎么?難道,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再需要動力電池了?

2021-2023年10月我國動力電池月度裝車量及增長率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1-10月,國內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產量為611.0GWh,同比增長41.8%。

1-10月,國內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銷量為557.6GWh。其中,動力電池累計銷量為486.0GWh,占比87.2%,同比增長37.1%。

1-10月,國內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94.9GWh,同比增長31.5%。

不難發現,其實動力電池的整體市場規模,依舊在不斷擴大;而且無論是產量方面,還是銷量、裝車量方面,都有明顯提升。

但這里不可忽略的一點在于,動力電池產量、銷量、裝車量三者之間,存在著不小的數差。而這也就代表著,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的手上,不僅僅只是“以防萬一”的庫存。

有行業人士稱,“目前成品電池的庫存大約在8個月左右”。

顯而易見,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依舊存在,但是由于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爆炸”,導致不少“庫存電池”等待售出。

年底臨近,電池廠商們“去庫存”勢在必行,以至于對碳酸鋰的需求下降,進而助推了這次碳酸鋰價格暴跌。

而且還要知道的是,此前動力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或者囤積的原材料,都要比現在貴。但碳酸鋰的價格究竟會降到什么地方,沒人知道。以至于當恐慌情緒蔓延開來,碳酸鋰只剩下加速下跌一條路可走。

有專家表示,碳酸鋰現貨價格的主流預期在每噸8萬元至10萬元。而就制造成本而言,除了天齊鋰業等“大礦主”之外,其它的鋰鹽公司、電池回收公司,碳酸鋰成本或都不會低于15萬元每噸。

再加上,鋰礦本來就不少。相對于鎳、鈷、錳來說,碳酸鋰的礦產資源并不稀缺,明年全球鋰資源供應放量是市場的共識。尤其是“鹽湖提鋰”這種更低成本制備技術的成熟,將會促使碳酸鋰期貨的價格進一步下探。

現在市場所做出的努力,只是在盡力保證碳酸鋰價格“軟著陸”。對此,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更應該感到開心。畢竟作為動力電池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鋰如此大幅度的跌價,必然會對動力電池市場造成影響,進而傳遞到新能源汽車行業。

那么忙著大打“價格戰”的各大車企們,注意到這波碳酸鋰送來的助攻了嗎?


02

電車必降價,降多少?

“為了支持我們明年賣純電車型,碳酸鋰也是拼了……”

10萬元/噸的碳酸鋰,讓李想都有點始料未及。但也正如李想所說,“拼了”的碳酸鋰,更有利于純電車型的成本下降。只不過對于“狡猾”的車企來講,降價多少,可是一個值得反復推敲的“精細活”。

為了支持我們明年賣純電車型,碳酸鋰也是拼了

據了解,每1kWh的磷酸鐵鋰電池,需要消耗掉0.533kg的碳酸鋰。而不同配方的三元鋰電池,消耗碳酸鋰原材料的數量不同,加權平均在0.61kg左右。

簡單計算一下,如果是按照整車75kWh的電池包電量,磷酸鐵鋰車型單車需要消耗近40kg的碳酸鋰;相對應的,三元車型單車則需要消耗45.75kg的碳酸鋰。

碳酸鋰期貨今年7月“上市”的掛牌基準價為24.6萬元/噸,假設現在碳酸鋰報價9萬元/噸,以此計算可得出,磷酸鐵鋰車型單車可削減6240元的碳酸鋰成本,三元車型單車可削減7137元的碳酸鋰成本。

而且理論上,電池越大,受碳酸鋰影響越大,其降價空間也就更大。

依稀記得,彼時碳酸鋰漲價的時候,各大車企緊急跟上,一漲再漲,還叫苦不迭。

時至今日,周期輪回,碳酸鋰跌價,那些車企,是否也會再次降價,回饋一波消費者?

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車企如果只是降價6000~7000元,大概率是拿動力電池上碳酸鋰所節省的成本,進行了補貼,可不要太“感動”。

2023接近尾聲,其實已經有許多車企開始了“降價大酬賓”。極越01、哪吒S直接降價3萬元,榮威D7降價1.2萬元,深藍S7純電降價1萬元,特斯拉保險補貼8000,強如比亞迪也開啟了一定程度的降價……

新能源汽車市場

事實上,自今年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就已經開始彌漫著所謂“價格戰”的硝煙。這種情況,與我們生活的社會大環境、消費者需求等客觀因素有關。

但另一方面,也與動力電池行業的不成熟,存在著很大關系。

動力電池占到整車成本的30%~60%,也就意味著,動力電池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整車的價格。

當車企看著寧德時代日賺1億,當車企看著上游原材料供應商賺得盆滿缽滿,當車企發現自家生產的車還不能自己輕易定價時,市場矛盾,一觸即發!

退一萬步來講,新能源汽車的定價權,到底在哪?

是特斯拉、比亞迪這些強勢車企?還是寧德時代、LG新能源等電池廠商?亦或是更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

或許只有弄明白其中的關鍵癥結,利益分配妥當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強國的稱號,才算得上名副其實吧。

 
碳酸鋰期貨 碳酸鋰價格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已成規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 国产做爰xxxⅹ久久久|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无码av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喷水| 另类内射国产在线| 情侣做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app|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无套在线观看| 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性夜夜摸人人天天| 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 性xxxx欧美老妇506070| 熟妇淫臀|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爱剪辑|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琪琪| 草草网站影院白丝内射| 国产无套白浆一区二区| 樱花影院电视剧免费|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五月|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久艾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